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基础部高等数学课程创新改革项目启动

2010.10.08

3月31日下午,在学院第二会议室,基础部组织召开学院高等数学课程创新改革项目研讨会,邀请学院专家督导室吴善元教授、高教所所长刘家枢教授、电子信息工程系潘湘高教授、计算机系杨德新博士、机电工程系黄春曼博士、经济系李炜副教授、管理系李远辉老师和数学教研室骨干教师出席会议,教务处处长谢清琳、基础部张绪平主任及教务处、科研处部分人员也参加了会议。

项目负责人刘忠志老师率先发言,介绍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现状、改革建设的目标与思路,特别提出本项目改革建设要实现的目标——增强高等数学对学生成长和专业学习的支持功能。请与会专家对项目建设提出宝贵意见。

吴善元教授系统分析了高等数学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工科为例阐述高等数学在专业学习中重要性和持续作用。刘家枢教授肯定了高等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素质教育课程,在发达国家作为高等教育核心能力课程,我们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建设应该在三个领域进行:一是作为核心技能的素质教育的高等数学课程,二是作为专业工具性应用的应用数学课程、作为更广泛应用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专项课程。必须首先保证学生对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达到本科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然后再与专业相结合解决专业应用数学问题。数学建模是数学与专业知识结合的重要途径,现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高度重视数学建模能力,数学建模教育已经成为评价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电子系潘湘高教授全面介绍了电子系专业课程对数学重点知识的要求,指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是继续专业课学习的非常重要的基础,并举了专业应用的的一些具体实例,建议数学教师在讲课时结合这些例子,使学生意识到这些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果。

机电系黄春蔓博士指出学生的数学底子较差,致使在讲专业课时还需要给学生补上相关数学知识,因此建议加强基础数学的教学。

经济系李伟老师提出高等数学有其系统性,在不破坏其系统性的同时加强其应用性的教学。他指出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用到数学知识的课程有很多,例如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统计学原理、劳动经济学等等,建议数学教师多了解相关的专业课程,这样对改进数学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计算机系杨得新博士结合讲授的课程,提出了大学数学课程中哪些内容与计算机专业结合更紧密,给数学老师在内容处理上提出宝贵意见。

管理系李远辉老师提到数学在管理系专业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管理系的学生在学习时总会去想:这门课程有什么用?所以建议数学教师结合专业例子引导学生,可以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编写教材,不同的专业侧重不同方面内容。

教务处谢清琳处长对研讨会作了小结,强调数学教学要与专业相结合,再次强调数学建模教育的重要性。研讨会上,各位专家从提高我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角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高等数学如何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研讨气氛热烈,为课程建设和改革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和思路。

本次研讨会是在基础部实施学院质量工程项目计划工作的重要内容。“高等数学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是四大质量工程项目之一。这次研讨会是该项目良好的启动仪式,学院领导、各专业院系和学院职能处室对基础教研教改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帮助。常务副院长曾小彬教授对研讨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李望国教务长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数学教研室骨干教师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这一切都表明,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研讨会由基础部“高等数学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负责人刘忠志老师主持。(供稿 基础部 凌卫平、胡振华;科研处 黄琴)

研讨会会场

研讨会会场

吴善元教授发言

吴善元教授发言

刘家枢教授发言

刘家枢教授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