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

专业概况

小学教育专业是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归属教育学类专业。本专业遵循《教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小学教育专业师范认证标准》,立足于广东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推进校企合作和多主体协同培养机制,面向小学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和机构,开设小学语文教育和小学数学教育两大方向,培养能够胜任学科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研发与教育辅助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健康人格、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政治信念正确坚定,热爱小学教育事业,职业道德优秀,掌握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信息与教育数字化等基本素养,具备良好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较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研究能力,能够在小学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和机构,从事学科教学、小学班队与教育管理、教育研发与教育辅助服务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知识与能力

1、师德规范: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和优秀的道德品质,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依法执教;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教育情怀:具有坚定的职业信念和积极的从教意愿,热爱教育事业,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关爱、尊重、理解与平等对待学生,工作细心、耐心,乐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学科素养:具有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信息与教育数字化等基本素养,具备较好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具有系统、扎实的小学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掌握随班就读的基本知识及相关政策;掌握主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兼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兼备多科融合能力。

4、教学能力:具备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具有书写、表达、教育数字化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艺术表现力和教学能力;熟悉主教学科和兼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方法与策略,具有小学学科知识与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整合的能力与方法;具备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多科融合的优势和整体育人的价值;具有利用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进行跨学科、综合性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

5、班级指导能力:坚持德育为先,掌握班级管理和小学德育工作的规律、策略与方法;熟练班集体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组织、与家长及社区沟通合作、随班就读融合教育等班级常规工作要点;能够胜任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有效实施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发展指导及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具备从事班级管理、学校德育及随班就读融合教育等工作的综合能力。

6、综合育人能力: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意识和德智体美劳综合育人的素养;理解学科育人、校园文化育人的内涵和方法,能够在学科教学、班级指导和其他实践活动中综合育人;能够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少先队活动和社团活动,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育人环境。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具备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自觉学习和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能够适应小学教育的持续发展;具备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善于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重视文化融合,能运用反思和批判性思维方法开展教学研究,通过教学反思促进教学改进和专业成长,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教育辅助服务能力。

8、沟通合作能力: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备跨学科理解、学习与沟通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职业工作环境中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够适应多文化团队合作;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能够与学生、家长、及社区等进行有效沟通,获得积极体验,形成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

专业特色

专业对接大湾区产业,按照“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紧贴产业需求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政校企协同培养。

立足广东地区小学教育改革与未来发展需求,遵循《教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标准(试行)》等文件精神,设定培养目标,设置有小学语文教育和小学数学教育两个专业方向。

构建能力本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艺术底色的夯实和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师生共建-专业俱乐部”促进学科融合与学生个性化特长素养的培养,构建第一与第二课堂融通的全人教育体系。旨在努力培养学生成为能够胜任主科(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学,承担兼科(小学道德与法治或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复合型人才。

持续加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实行“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递进贯通、全程全域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专业内涵式发展,凸显“以OBE教学理念为导向的深度课堂教学模式”、“全程全域实践,多主体协同”的人才培养过程特色和“艺术底色、主兼多能”的人才培养质量特色。

  • 开学时间2025年9月
  • 院系教育学院
  • 教学形式全日制
  • 学制4年
  • 学习地点北校区
  • 学位证书教育学士学位
  • 招生计划返回招生计划表

专业课程体系拓扑

专业核心课程

教育学原理、小学教育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教学技能与训练、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班队管理、比较初等教育、教育研究方法。

实践性教学环节

校内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能力标准》等文件精神,本专业开设有教育见习和教育研习两大校内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其中,教育见习又包含综合见习(含综合见习1、2、3)和专题见习(含专题见习1、2、3、4)。

企业实践教学说明:企业实践教学是本专业学生实践学习的重要环节,包括在线自主学习拓展模 块课程的学习、职业品德教育、区域·行业·企业调研(三选一)、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项目。

教学条件

本专业教学条件完备、教学设施和场室满足实践实训教学的需要。

1、教学设施:多媒体课室、校园网络、计算机/电脑、社会科学统计软件 SPSS、演示白板、活动室/会议室等。

2、与其他专业共享实训场室:普通话语音实训室、 演播厅、数码钢琴实训室、美术实训室、STEAM实训室、绘本体验馆、数学建模实训室等。

3、正在建设的实训场室主要有:微格教师技能实训室,书法实训室;另,已经开发7个校外实习基地。

就业前景

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之基础,小学教师是保障小学教育质量的核心力量。据广东统计信息网,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出生人口数量多年持续保持全国第一位。2024年,广东省出生人口113.3万人,为连续五年出生人口超 100 万的唯一省份。广东省以“创建教育强省,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打造南方教育高地”为总目标,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总抓手,持续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总量位居全国前列,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广东省人口发展与教育发展状况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提出了数量和质量的双重需求。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泛。

1.可到小学及相关教育机构从事学科教学、教育管理和教育研发等工作;

2.可在儿童教育和儿童福利及儿童权利保护机构等组织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

3.可承担编辑、策划、活动主持及教育辅助服务行业中的相关工作;

4.可考小学教育、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相关岗位的公务员或出国深造等。

师资队伍

目前共有专任教师 21人,其中教授 6人,副教授 4人,博士6人(含在读 2人);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 5人。

专任教师

罗红,教授,教育学硕士,小学教育专业负责人

张广君,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泳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